急功近利创新乏力 同质化下的外设品牌竞争
- +1 你赞过了
2013香港春季电子展已经落幕,展会上我们依然看到了大批的国内厂商,当然这已经不算新闻了,国内厂商的曝光率在近几年的各种大型展会上明显提升,不过随之而来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受前些年很多国际品牌竞争方式的影响,国内IT数码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且还伴随有各种本土化的弊病,事实上,未来的发展形式不容乐观。
行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以外设行业为例,无论是音箱、键鼠还是一些周边配件,研发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这使得几乎仍何人都有机会在其中捞一笔快钱,大量涌入的结果就是进一步拉低了行业层次,“品牌价值”成为纸上谈兵,成为形象宣传中的一句空话。
不过以无线技术兴起为代表,用户对产品体验需求的提升,国内很多领军品牌已经开始在产品人性化体验方面投入精力进行研发,通过技术手段带来的产品改进可以是多方面的,而未必是一味地堆砌硬件。
代工化趋势导致产品同质化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外形、功能完全相同,只是商标不同的一些产品,美其名曰“公模”,其实就是同一代工厂的产品被不同品牌买走,分别以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出,这类产品基本上只能通过价格战来进行竞争,因为除了价格,品牌商并没有更多的决定权。
其实,“公模”产品并不可怕,关键是心态上的“公模”,创新乏力其实并不都是企业的责任,整个社会给予的关注不够,而且对国产产品信心不足,导致国产创新产品很难有较好的回报,久而久之,创新的成本变得很高,而创新精神也变得极其奢侈。
山寨品牌化导致行业山寨化
以往我们说到山寨产品,虽然对它的做工和质量嗤之以鼻,不过不可否认当年的山寨产品的确为行业提供了一些创新思维,只是实现这些思想的方法不够精致而已。不过如今的山寨或许只剩下粗糙的做工和低劣的质量了,而且现在很多山寨厂也开始走向品牌化道路,不过并不是真心注重品牌价值,而是给山寨产品披上光鲜的外衣。山寨产品的品牌化实际上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山寨化。
对于品牌化的“转正”行为,我们要了解到背后的出发点,到底是不是真心经营品牌,这很重要。外设行业的发展需要厂商和用户的共同努力,厂商思维要能够带动消费者,通过产品创新吸引消费者,同时收集消费者的积极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而消费者也要逐渐改变对国产品牌固有的认识,山寨和国产绝对不再是划等号的关系。
无论是山寨还是品牌,事实上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良性发展要靠市场调节,山寨厂要规范化生产,而品牌也要放下身段走进民间倾听用户的心声,同时再加上监管方面的管理,这才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模式,为创新提供动力,任何行业的发展与强大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功近利在任何领域都不会有好结果。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