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千元HIFI耳机之路 AURVANA TRIO耳机评测
- +1 你赞过了
提到创新耳机,各位耳机爱好者想到的第一款耳机应该就是创新AIR了,声音清澈透亮,在播放女声和小提琴曲这类音乐时,耳机的表现“毒”倒一片粉丝。但再好的声音也有过气的时候,更何况创新AIR畅销了9年,这9年内,创新也陆续发布了不同型号的耳机,但在千元领域却是处于真空状态,所以Trio应运而生。
Trio的外包装上延续上半部分透明的设计,耳机就像一个艺术品般成列其中。外包装的风格得到延续,而耳机的外形设计与之前的Air和In-Ear3 Plus的风格却是完全不同,初看之下甚至有种某铁的感觉。言归正传,Trio的外形设计也是按照这腔内三个发声单元的摆放方式来设计的,2个动铁单元和一个10毫米生物纤维素动圈构成圈铁构成。两个动铁单元设计在导音管内,让耳机看起来只有普通平头塞的大小。其中两个动铁单元分别负责高频和中频,而圈铁单元负责低频。多单元分工合作给耳机带来的好处是让耳机单元的灵敏度得到提升,让耳机更容易驱动,这使得该耳机的频率响应达到5Hz–40kHz。
在腔体的圆形枪灰色磨砂面上印刷有白色的Logo,外圈被一层黑色橡胶包裹,
耳机的接头是采用我喜欢的L形接头,不占位置,而线材是采用三绞线设计,经过中间的分线器,分成双绞线连接耳机,其中右耳的线材上设计有麦克风,但仅有一个按键,这意味着耳机播放音乐不能直接用线控去调整音量大小。
整个线材手感柔韧,让我颇感意外的是,耳机腔体连接采用了耳机届常见的MMCX接口,绞线和可更换的MMCX接口的设计在创新耳塞中应该是一次出现。使用MMCX通用接口的好处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听音需求后期自行跟换耳机线,并可以随意旋转角度,以调整出适合自己的佩戴角度,让底部线材不易打结,但这个好处也同样带来一些坏处,手感上松垮垮的,总有种要马上断开的感觉,而且经常旋转容易导致内部插针和插座的磨损,氧化物和污垢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所以需要用户悉心的打理确保触片正常的工作。
更换耳机套时发现导音管内的滤网是金属的,在平整的金属片表面,分布有均匀的孔洞,看上去还是挺别致的。个人更喜欢这种平整的金属滤网,不易堆积污垢,还方便后期清理,能够直接用小刷子清理滤网上污垢,不用担心刷子把滤网勾坏。
随机赠送了一个飞机转换插头,三对备选耳机套,一个方形耳机包,和用户手册,保修卡,配件的数量中规中矩,该有的都有了。赠送的3对耳机套是最常见的硅胶耳机套,其中一对是记忆棉耳机套,因为这耳机的导音管较粗,更换耳机套时信仰“大力出奇迹”或许会更为高效。
赠送的耳机包质感不错,是帆布材料,内部有支撑材料,看上去非常有“型”,有种个人斜挎包的感觉。包内容量大小正好能够存放一副耳机,如果你有存放耳机套的习惯,就需要注意下耳机包顶部两侧的孔洞,以免造成耳机套丢失。
这副耳机属于深入耳式的,选择合适大小的耳机套能够很好的将耳朵封闭起来,起到绝佳的隔音效果,虽然不知道能否达到宣传上说的隔绝98%的噪音,但在入耳式耳机中,Trio的隔音表现确实不错,或许是因为这倾斜入耳式与耳塞式隔音向结合,使得耳机隔音效果表现优异吧。
耳机的导管略带倾斜,佩戴时无需绕耳,像平头塞一样,很自然的能够深入耳道,并且十分的牢固,做大的动作也不会滑出来,因为体积较小,即使三单元,戴上耳机后也不会呈现出耳朵插U盘这种滑稽的样子。
Aurvana Trio的阻抗为16欧姆,原装线材是OFC无氧铜,所以就直接用手机推了,毕竟还有麦克风,不用手机试试,或许不能体会到设计者的初衷。初步听之下,Trio的声音与之前的Aurvana Air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AIR本身是个定位“女毒”的耳塞,高频凌厉,因此AIR这款耳塞有的人听完不可自拔,有的人嗤之以鼻,“偏才”铸就了AIR两级分化的评价。
如果说Air是一个语文满分,数学英文不及格的偏科学生,那么Trio就是个语数外门门80分的全能型选手。三个单元分频处理的很到位,以至于声音上你找不到明显缺点,高频亮丽且极具层次感和密度感,中频圆润细节丰满,低频的量,弹性以及下潜深度恰到好处。至于声场表现,没有刻意追求大草原般的空旷或者女毒贴在耳边吟唱的感觉,都是呈现出非常自然,舒适的感觉。
站在HIFI耳机的角度来看,创新Trio是一款非常平衡的耳机,整体没有什么短板,声音的表现完全符合他的定价(199美元 国行1199人民币)还能支持通话和换线,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估计就只有这因人而异的外观了和没有特点的缺点了。
点击链接到天猫购买
总的来说,这个耳机的调音风格是属于三频均衡的风格,同时保留了较高的通透度和分离度,易推性,三频均衡,支持换线,适用面广,还有麦克风,非常适合初烧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并能够帮助初烧用户建立一个正确的听音观。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